2.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做出了以下猜想,并将测量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猜想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
猜想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表一:橡皮
|
表二:大理石
|
序号
|
质量(克)
|
体积(厘米3)
|
序号
|
质量(克)
|
体积(厘米3)
|
1
|
3.9
|
3
|
6
|
7.7
|
3
|
2
|
5.2
|
4
|
7
|
11.0
|
4
|
3
|
6.3
|
5
|
8
|
13.3
|
5
|
4
|
8.1
|
6
|
9
|
16.5
|
6
|
5
|
10.7
|
8
|
10
|
26.6
|
10
|

表三:橡皮 |
序号 | 质量(克) | 体积(厘米3) | 密度(克/厘米3) | |
1 | 3.9 | 3 | 1.30 | |
2 | 5.2 | 4 | 1.30 |
3 | 6.3 | 5 | 1.26 |
4 | 8.1 | 6 | 1.35 |
5 | 10.7 | 8 | 1.34 |
①为了验证猜想1,小组同学可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猜想2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为了更直观地处理实验数据,小组同学建立了m-V图像的坐标系,将表一、表二中记录的每一组m、V值,在坐标系中标出它们所对应的坐标点。然后,观察这些点的位置,用平滑的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图12所示。在m-V图像中,通过观察两个图像的共同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③在后续的学习中,小组同学学习了什么是密度,并学会了测定物质的密度。发现与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相比,两个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两个实验都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④小组同学想知道橡皮的密度是多少,将之前有关橡皮的实验数据找了出来。对表格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计算,请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