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小明用吸管向两只乒乓球中间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会彼此(填“远离”或“靠近”),此实验可以发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2.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的说法:如果实验时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的空气,则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在管的顶部开一个小孔,则根据的原理可知,管内的水银液面不会喷出而是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
  • 3. 利用图甲所示器材可进行液体压强的相关实验。

    实验中,是通过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端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图乙、图丙和图丁中,压强计探头处在水中同一深度,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经观察可以得到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
    如图戊所示,橡皮管和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当小明向玻璃管中吹气时,U形管内液面较低的是(a/b)侧:
    用如图 D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中E、F所示。由此可推断:a、b、c三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密度最小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小明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实验前用手指按压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表示;
    小明在得到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后,他把金属盒放入某液体中,结果如图(d)所示,分析可知该液体的密度(选填“>”、“<”或“=”)水的密度,那么他是选择了(d)图和图进行对比得出的;

    A.只能是(a)          B.只能是(b)       

    C.只能是(c)          D.(a)、(b)、(c)都可以

    若发现,当探头在水与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小明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明显的是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5. 学校为了方便学生饮水,添置了如图所示的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锅炉外水位计的水面会随锅炉内的水面下降,这是利用了的原理,当锅炉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时,锅炉内的水深为m。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6.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同种液体中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
  • 7. 如图1所示汽车行驶时,将天窗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此时天窗外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车内的压强,将“抽出”车内污浊的空气;如图2三峡大坝五级船闸高达40层楼高,船闸是根据的原理实现上下游顺利通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检测试卷
  • 8. 如图,A、B为两容器,用一带阀门的管子相连,装有同一种液体,液面相平,则a、b两处的压强paPb(填“>”、“<”或“=”),当打开阀门时,液体(填“流动”或“不流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分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容器发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橡皮膜距离水面8cm,右侧注入某种液体,当橡皮膜距离液体液面10cm时,观察到橡皮膜保持相平,则右侧液体的密度为kg/m3 , 整个装置(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 10. “蛟龙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和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完全进入海水中工作时,排开海水的质量是5×104 kg,则蛟龙号受到海水的浮力是N;随着不断下潜,蛟龙号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受到的浮力(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密度为1.0×103 kg/m3 , g取10N/kg)。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质量监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