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失去听觉的人都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B: 在形成听觉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人都会失去听觉
    C: 耳廓没有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 2. 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受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知,蛇是利用传声去“倾听”敌人和猎物声音的.我们听交响乐时就是利用来辨别乐器在舞台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立体感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 3. 一般人不用坚硬物掏耳朵,是为了防止,有时巨大的声音会使耳膜穿孔,这时会造成,可以用方式感知声音或借助于助听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 4. 骨导式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把声音传给头骨和颌骨
    B: 把声音传给耳膜
    C: 保护人的内耳
    D: 为了美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 5. 试一试,用牙轻咬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的下端(如图),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巧铅笔的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敲击声,发现传声本领比传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 6. 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 cm处,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用牙咬住,再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   )
    A: 用左手拿住时
    B: 用牙齿咬住时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 7. 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
    A: 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B: 某同学听到身边其他同学的悄悄话
    C: 在门窗紧闭的室外听到室内的音乐声
    D: 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抵在前额上听到声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 8. 有一根钢轨长1040m,甲同学在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钢管上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求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设当时气温是15℃)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9. 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

    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有关.

    2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25℃时蒸馏水中的声速为1497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有关.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10. 敲击一根足够长的水管,在另一端可听到几次声音?这些几次声音由什么介质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