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阳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一些现象: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鼓,鼓面上的纸球弹跳起来;轻质小球碰到正在发声的音叉会不停的跳动,因此小阳认为“物体与发声体接触才能受到力的作用”.一旁的小红说:“发声体产生声波,与发声体不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请利用:一根蜡烛,火柴,剪刀,矿泉水瓶,气球和细线,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阳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2. 在学习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只填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3.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如图甲,是小时候折的纸炮。甩动纸炮,随之会发出一声巨响,这声音的声源是(“白纸”或“空气”)。一张白纸,很难从两边将纸直接拉断,是因为纸分子之间存在

    一张白纸和一本物理书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首先着地(“白纸”或“物理书”)。如图乙所示,将白纸平放在物理书上,平托着物理课本,让它们从同一高度一起释放,结果白纸随着物理书一起下落,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如图所示,古人用编钟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而产生的。古人用编钟能演奏乐曲是因为编钟发出声音的不同,乐曲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或“音调”或音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如图所示的实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则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实验中乒乓球在试验中作用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龙口市第五中学(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7. 图所示在密闭玻璃罩内放如下装置: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静置的小磁针.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则玻璃杯中水和塑料片将 ,音乐芯片的声音将 ,小磁针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8.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钟能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
    D: 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B: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人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主要依据音调的不同
    D: 闹市中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 10. 在探究“发声体都在振动”的实验时,小松同学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发现“水花四溅”,于是得出“发声体都在振动”.小阳同学针对小松同学的实验,提出“水花四溅”也有可能是由于将音叉放入水中敲击水面造成的.请你自选器材证明小阳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