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 正在探测鱼群的“声呐”
    B: 在黑夜中飞行的蝙蝠
    C: 挂在胸前的哨子
    D: 振动的手臂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2.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牵手太空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将展开为33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这是因为       
    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时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增大压强和又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形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请你举出一个生活或生产技术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节环境温度的例子

    身高1.6m的航天员站在高1m宽0.6m的平面镜前1m处,关于他在镜中所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度为1m的虚像,像在镜后1m          B.高度为1m的虚像,像在镜后2m

    C.高度为1.6m的虚像,像在镜后1m        D.高度为1.6m的虚像,像在镜后2m.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3. 在春天的花丛中经常看见蝴蝶的身影,某种蝴蝶的翅膀在3s内振动了18次,频率是 Hz,该频率的声音是(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类听到(选填“能”或“不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4.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读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5. 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B: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
    C: 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发生的
    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6.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131

    2

    30

    2.0

    1284

    3

    50

    2.5

    656

    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将不同.
    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管.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 理由:

    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cm的金属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7.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8. 如图,敲击右侧的音叉,与左侧音叉接触的泡沫小球被弹开,对该实验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声音从右侧传到左侧,是以固体作为传声介质
    B: 在右侧敲击力越大,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左侧小球弹得越远,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这个实验说明气体(空气)能够传声
    D: 这个实验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9. 小刚自己制做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10. 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于9月4日上演,演员击鼓时鼓面上水花四溅,这说明鼓声是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传播到人耳中的.“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轵城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