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


    A: 听小骨
    B: 耳蜗
    C: 听神经
    D: 大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  )

    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B: 保持身体的平衡
    C: 减少噪音
    D: 防止呕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 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卷
  • 4. 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5. 下列关于信息、能源及可持续发展,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手机之间信息的传递是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来完成的
    C: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人类由此制成核电站,有百利而无一害
    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4km/s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6.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B: 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D: 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卷
  • 7. 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8. 入夏后,江南进入多雨季节,应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时常伴随着打雷和闪电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选填“快”或“慢”).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物理试卷
  • 9.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10.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 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 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