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准确测量物体长度的尺(   )
    A: 零刻度已磨损的尺
    B: 比物体的长度短的尺
    C: 刻度不均匀的尺
    D: 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2.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 玻璃表面太光滑
    C: 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检测
  • 3. 关于测量长度、时间时产生误差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测量工具有关
    B: 与测量人有关
    C: 与测量方法有关
    D: 与被测物体有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4. 如果分子间没有了引力和斥力,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 黑板上很难写字
    B: 固体很容易被拉长
    C: 液体容易被压缩
    D: 气体也会有一定体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检测
  • 5. 单位换算: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m;
    汽车的速度72km/h =m/s;
    飞船绕地一周时间0.5h=min=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6. 1.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
    A: 5 nm
    B: 5 cm
    C: 5 dm
    D: 5 m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7. 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
    B: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
    C: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
    D: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正常速度约为1.2m/s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入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 8. 填空

    ①扩散现象:在相互接触时,的现象叫扩散。体、体、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②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有关,越高,分子运动越,分子的扩散越。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检测
  • 9. 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昀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 体重大约为500N
    B: 脉搏跳动约60 次/s
    C: 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103kg/m3
    D: 体积大约为50L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测试试卷
  • 10.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鸡蛋“散黄”是现象,为什么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容易“散黄”?是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