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5dm,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A: 米刻度尺
    B: 厘米刻度尺
    C: 毫米刻度尺
    D: 分米刻度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电炉丝通电一段时间后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主要是因为(  )
    A: 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 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的电阻
    C: 导线散热比电炉丝快
    D: 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炉丝的电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九年级全册 18.4 焦耳定律 同步练习
  • 3. 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是cm。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4. 8m/s = km/h 3×107μm = m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5. 如图为我们物理课本的封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够看见物理课本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光源,能够发出光线
    B: 封面上吉他上最粗的弦发出的音调要低一些
    C: 小翔同学用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出课本的长度为 25.850cm
    D: 调音师是通过调节琴弦的松紧度来进行声音的响度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6.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和2R的电阻丝浸在烧瓶中,每一烧瓶里各插入一支温度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合上开关,经过一段时间,两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反映出来的;
    采用如图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
    为了便于比较导体通过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两瓶中应装入质量和相同的同种液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用厚刻度尺测同一木块长度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公办校第三学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学习质量联合调查试卷
  • 8.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B: 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 0.8m
    C: 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 5cm
    D: 成年人正常体温 37℃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公办校第三学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学习质量联合调查试卷
  • 9.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阻值为10Ω和20Ω的电阻丝分别置于A、B两个盛满煤油的烧瓶中,按图甲所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流表的读数I,通电一段时间,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h1、△h2

    ③断开开关,直至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各自初始位置。

    ④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读数为2I,当通电时间与步骤②相同时,记录A、B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高度分别为△h3、△h4 , 实验数据如表。

    步骤②中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A。
    本实验通过设计串联电路来研究电阻对电流产生热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哪些变量相同?
    小明认为:只要选择“△h1、△h2、△h3、△h4”四个量中的某两个量进行比较,就能说明“对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电流比电阻更大”,请比较这两个量的大小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
  • 10. 小萱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9.42cm、19.41cm、19.43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cm。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