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   cm,停表乙的示数为  s.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2.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感到合适的房间温度约为37℃
    B: 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0.15m
    C: 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5s
    D: 正常人脉博跳动1次的时间约1min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如图所示,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 .(读出时、分、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如图所示秒表的分针圈中的分度值为 s,秒表此时的示数为  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如图中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分  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刻漏是人类最早制造的不完全依赖天象、相对独立运行的计时仪器.刻漏以水等液体(也有少数例外,如水银或沙等)为工作物质,根据流水的量与流逝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漏壶或箭壶中的水量变化来度量时间的.我国使用刻漏的时间非常早,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大约公元前2070年),约在汉武帝时期发明了浮箭漏.如图所示为单级浮箭漏示意图.漏,指漏壶;刻,指箭尺上的刻度;箭,就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浮箭漏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播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因为壶内装有指示时刻的箭尺,所以通常称为箭壶.随着受水壶内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之上浮,所以称作浮箭漏.但这种浮箭漏计时误差较大,西汉时期的巨野铜漏日误差约为6分钟左右.经过人们的调整,东汉以后,我国刻漏的最好的日误差已经可以达到在20s左右.而欧洲直到1715年,机械钟的计时精度才达到日误差几秒的数量级.

    你认为单级浮箭漏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请你猜想一种减少(1)中误差的方法: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m所用的时间为  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秒表是上体育课时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