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通过点燃蜡烛的下列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可靠的是(   )
    A: 测量蜡烛燃烧后的长度,发现明显短于燃烧前,说明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用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液滴,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产生
    C: 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白烟是二氧化碳
    D: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罩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另一支继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物质参与了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亚迪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生日时用到的蜡烛也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关于蜡烛说法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内焰温度最高
    B: 蜡烛燃烧产物有水
    C: 蜡烛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
    D: 蜡烛熄灭时的白烟可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3.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A 组实验是铁丝的燃烧实验。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待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B 组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原因是
    C 组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蜡烛燃烧时火焰分层,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接着点燃了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该白烟的成分是
    D 组实(填“能或“不能”)比较 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已知:醋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醋酸有挥发性。

    ①图 1是小红模仿课本进行的实验。 根据已知,猜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在进行实验时闻到也有一股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改进后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外,还可同时证明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甲东镇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 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
    C: 呼出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 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三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教研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就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二氧化碳
    B: 水蒸气
    C: 氮气
    D: 氧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敦煌市三危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小文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蜡烛燃烧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够点燃。

    结论:白烟有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 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 蜡烛燃烧过程中偶尔会有黑烟产生,说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D: 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有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量有何不同,应该使用(   )
    A: 澄清石灰水
    B: 蒸馏水
    C: 燃着的木条
    D: 带火星的木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 (同上).
    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 (同上),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
    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