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发现将食盐溶于水后,杯子中仍然是澄清透明的。为了探究杯中水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他蘸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水变咸了。“发现水变咸了”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收集证据
    D: 获得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如图所示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下列关于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收集后,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B: 可以利用镁条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C: 镁条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 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请根据下列题目信息填空
    空气中适用于作为食品包装填充气的是(填化学符号);
    松脆的饼于在空气中变得酥软是因为空气中有(填化学符号);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的气体是(填化学符号);
    霓虹灯里面填充稀有气体是利用其(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精雕细琢;④火烧赤壁,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②③④
    B: 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 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 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开州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乙炔与氧气形成高温氧炔焰
    B: 液氮作制冷剂
    C: 铜作导线
    D: 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开州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2021年9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同地球,飞船上用到了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易溶于水的固体
    B: 见光易分解
    C: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D: 透光性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方法错误的是(   )
    A: KMnO4和KClO3:根据颜色不同加以区分
    B: 氮气和二氧化碳:能否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 双氧水和蒸馏水:分别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KClO3和KCl:分别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观察是否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丝生锈
    B: 酒精燃烧
    C: 水果腐烂
    D: 电灯发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量(   )
    A: 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
    B: 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闻气味
    C: 铜和铁:观察颜色
    D: 石灰水和水:通入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曲靖六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