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新发行的一元硬币外观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中,葛同学建议用磁铁去吸一下。该建议属于探究中的(   )
    A: 进行实验
    B: 猜想假设
    C: 提出问题
    D: 设计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寿春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融化
    B: 熄灭后产生白烟
    C: 熄灭后白色烛芯变黑
    D: 用刀切石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寿春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不能判断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 大理石变小
    B: 产生气泡     
    C: 有固体剩余
    D: 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毓秀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做法是(   )
    A: 出门佩戴口罩
    B: 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C: 保持社交距离
    D: 利用食盐制消毒剂二氧化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毓秀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再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变化,蜡烛燃烧为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
    小红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请你也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小红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贾不贾,白玉为床,金作马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
  • 7. 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
    B: 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
  • 8. 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
  • 9. 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可以”等词语往往指,若叙述中有“变成了”“生成”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如酒精能燃烧,属于;酒精燃烧,属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
  • 10.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酿造酱油是将大豆中的蛋白质经发酵分解成有鲜味的氨基酸而制成的调味品,生抽和老抽均属于酿造酱油。生抽颜色浅,味道鲜咸,可替代食盐使用,适合凉拌和炒菜。老抽颜色深,味道鲜美微甜,适合给卤味腊味菜肴上色。

    酱油中氨基酸酞氮含量越高,酱油品质越好。为探究温度、放置时间及氧气量对酱油品质的影响,实验小组取等量同种酱油,分别装入多个500 mL的透明玻璃瓶和透明保鲜瓶(保鲜瓶挤出盛放的物质后,空气不会进入),密封后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进行实验,检测L*值,L*值越大,酱油品质越好。

    高温会破坏酱油中的氨基酸,使酱油中的糖分焦化变酸。夏天,酱油容易长出一层白膜,这是由于产膜性酵母菌污染酱油后引起酱油发霉的现象,食用后对人体有害。

     

    实验1

    实验2

    实验操作

    每隔15天,从不同恒温箱中取未开封的玻璃瓶中的酱油,检测L*值

    将28 ℃恒温箱中的两瓶酱油,每隔15天各倒出100mL酱油,检测L*值

    检测结果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酿造酱油的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辨别生抽与老抽的方法(写一条即可)。
    酱油在夏天会长出白膜的原因是
    分析实验2的检测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酱油最好密封低温保存
    B.氨基酸酞氮含量越高,酱油品质越好
    C.烹制菜肴时,高温会使酱油中的糖分焦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