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多角度认识物质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如图是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纤维素、
    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图中方框所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柴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能;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重要物质循环,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种。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5月调研考试试卷
  • 2. 下列诗句中的“烟”与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意义不同的是(   )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D: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行香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5月调研考试试卷
  • 3. 欲证明生石灰中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加热
    B: 滴加稀盐酸
    C: 加水溶解
    D: 加入碳酸钠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4.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mL浓硫酸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加入2mL NaOH浓溶液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 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 CO2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

    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1的目的是
    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
    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
    【反思与评价】

    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

    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

    【定量分析】小陆同学取了实验室存放较久的1克镁条和20克稀硫酸(足量)放入一支质量为30克的试管中,看到产生较多气泡,等没有气泡后精确称量,得到试管和内容物总质量为50.92克,小陆同学认为此反应产生的全部为氢气。试帮小陆同学计算这1 克镁条中还含有多少镁?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在操作和称量准确的情况下,实际含有的镁要小于计算结果。请你分析可以有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3月模拟考试试卷
  • 5. 在含有大量Na、NH4、Cl、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OH
    B: Ag
    C: Ba2
    D: NO3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6.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物质,可用于水产养殖、水果保鲜等.温度过高过氧化物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

    【制备】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煮沸的目的是
    滤液中加入氨气、双氧水后发生反应:CaCl2+H2O2+2NH3═CaO2+2

    【测定】过氧化钙中通常含有部分CaO杂质.请分析在过氧化钙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杂质含量的增加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为测定某过氧化钙样品的纯度,称取1.50 g样品,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和O2 ,得到O2的质量0.32g.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 7. 对暴露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简称样品)进行如下的四个实验,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向样品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向样品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C: 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可以加入过量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再过滤
    D: 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试液,上层清液变红色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8. 下图是金属X化学性质网络图(箭头表示转化方向,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省略),其中X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是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B是可燃性气体,反应③常用于湿法冶金。

    做反应①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工业上冶炼金属X的设备叫,用到的原料有(写出3种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9. 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S、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C为单质;B、D、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E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8;F、G、H由三种元素组成,H可用于含铅蓄电池中。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写出化学式:E
    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二模考试试卷
  • 10.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在稀盐酸中:Ag+、NO3
    B: 在硫酸钠溶液中:Ba2+、Cl
    C: 在硝酸钠溶液中:Zn2+、SO42
    D: 在碳酸氢铵溶液中:K+、OH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