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参观兰州博物馆。

    西周时期的卷夔纹青铜簋(下图)为最珍贵的馆藏之一,依据上边的铜锈的成分Cu2(OH)2CO3 , 推测它生锈的条件与O2、H2O和同时接触。

    在小件金属文物的展柜内,要放置干燥剂,干燥剂最好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2.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一中,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当观察到时,进行第二次称量,指针位置保持不变。
    实验二中,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实验三中,称量镁条和石棉网的质量后,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结束,将所得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次称量,发现质量与第一次称量时相同。

    ①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3. 金属钠与钠的氢化物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氢气(2Na + 2H2O = 2NaOH + H2↑;NaH + H2O = NaOH + H2↑)。将5.8g钠和氢化钠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得到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在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
    A: 0.2g
    B: 0.3g
    C: 0.4g
    D: 0.42g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4. 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 , 待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质量为37g,向其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求大理石与过量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析出的原因是什么?
    加入碳酸钠溶液至40g时,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或“<”),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微粒是  (写符号)
    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溶质质量分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试卷
  • 5. 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

    物质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

    3

    2

    9

    4

    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

    5

    2

    未知数

    6

    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1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15-2016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6.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D: 该反应可能是高锰酸钾的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7.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学生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假设实验过程中气体均被全部被吸收),得到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已知:CO2+2NaOH=Na2CO3+H2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燃烧有机物的质量实验方法实验前后①﹣④装置质量
    实验前实验后
    甲组5.4gA①150g①153.6g
    ②150g②165.4g
    乙组5.4gB③150g③166.0g
    ④150g④154.2g
    试回答下列问题:
    要得出正确结论,选用的方法应是(填A或B).
    用正确方法推测出该有机物是由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实验过程中气体均全部被吸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A
  • 8.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一)
  • 9. 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 + 2N2O4 = 3X + 2CO2 + 4H2O,则X 的化学式为(   )
    A: N2
    B: H2
    C: O2
    D: CO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综合测试(一模)考试试卷
  • 10. 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Ⅱ.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根据方程式计算)。②小华取10克样品,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此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二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