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
    A: 用蒸馏水冲洗
    B: 用钢丝刷刷洗
    C: 用稀盐酸洗涤
    D: 用热水冲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鹿峰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 2.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H+、HCO3 
    B: Na+、Ca2+、CO32
    C: K+、NO3、H+
    D: H+、Cl、OH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3.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氢氧化钙、②碳酸氢钠、③盐酸、④生石灰.请填写相应物质的名称:

    (1)可用做食品干燥剂 ;     (2)可用做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是 ;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4)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然后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的原理.(1)  ;(2)  ;

    (3)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在含有大量 Mg2+、H+、SO42的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

    A: NO3
    B: Ba2+
    C: OH
    D: CO32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化学试卷
  • 6.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说: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 乙同学说:NaHCO3不是纯碱
    C: 丙同学说: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铵和氯化钠
    D: 丁同学说:从该反应可以获得氮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之一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下面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可以获得固态氮肥
    B: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大
    D: 生成的NaHCO3不是纯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氨碱制纯碱中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CO2 , 能加速NaHCO3的生成
    B: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
    C: 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大
    D: 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创立了著名的“候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B: 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 图中X可能是CO2
    D: 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池中得到的沉淀是NaHCO3 , 因为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
    B: 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C: 图中X可能是氨气
    D: 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