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量筒      ④蒸发皿     ⑤石棉网      ⑥燃烧匙.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④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用于加热的仪器
  • 2.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 集气瓶
    B: 量筒
    C: 燃烧匙
    D: 试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用于加热的仪器
  • 3. 已知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2CuO 2Cu+CO2

    某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氧化铜中含有氧元素,并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前要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中看到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
    实验中通入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N2 , 说出不用空气的理由:

    实验中也不能用潮湿的氮气的原因是:

    如用4克氧化铜与碳充分反应,测得石灰水增重1.1克,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 4.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

    pH越小,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越多.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

    解的体积,如图:

    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止水夹K1 , 关闭止水夹K2 ,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排尽的方法是
    关闭K1 , 打开K2、K3、K4 , 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K3、K4 , 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H为5.5和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中(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丁装置中.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二:用二氧化碳数字传感器测得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图是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结论反思】由实验一、二分析,改进实验装置,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能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措施(写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d
  •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易潮解(吸水)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C: 为了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
    D: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再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a
  • 6. 水在实验室中应用也很广泛,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六个实验分别用到水,请回答:

    ①实验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③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

    ④实验D水的作用是

    ⑤实验E中,所用电源是;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mL

    ⑥实验F中,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b
  • 7.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过滤
    C: 取用大理石  
    D: 制取蒸馏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a
  • 8. 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取用块状药品  
    D:      称量氢氧化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a
  • 9. 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B: 加热蒸发过程中,当溶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读液体体积
    D: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快速倒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a
  • 10. 实验时常会出现以下情况,请写出可能造成该情况的原因
    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
    加热铜绿时,试管破裂
    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喷出伤人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