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工业上可用的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
    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甲烷和H2O高温下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无为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2. 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使用含磷洗涤剂
    B: 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
    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3.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作用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期末化学试题
  • 4. 2020年11月,南阳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与创建文明城市相悖的是(   )
    A: 洒水治理街道扬尘
    B: 焚烧处理城市垃圾
    C: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5. 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O2含量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 U形管左侧水面先下降,后上升
    D: U形管左侧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6.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红磷的作用是消耗瓶中的氧气
    C: 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并读数
    D: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7. 下列做法符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理念的是(   )
    A: 用未达标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B: 保护环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 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D: 用煤代替天然气以降低酸雨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8.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就地焚烧秸秆获取草木灰以增强土壤肥力
    B: 鼓励燃放烟花炮竹以增加节日气氛
    C: 实施大水漫灌以确保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D: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9. 曾经飞天是梦,如今却已成真。目前我国自主空间站内的氧气主要是通过电解水方式获得,然后将氧气与储备的氮气以一定体积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1%的氧气和 78%的氮气指气体的体积分数
    B: 带火星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复燃
    C: 可用木炭燃烧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 “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10.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提倡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
    A: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 提倡使用节能产品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