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21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修复我们的地球”。下列措施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发展清洁能源
    B: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C: 禁止焚烧秸秆
    D: 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2. 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小李同学对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产生极大的兴趣,他利用物理兴趣小组的压强传感设备(如图1)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

    根据所学知识和关系图回答以下问题:

    最终小李确定可以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保证实验成功,小李应注意的问题有(答出一点即可)。
    通过图3可知,不能使用木炭的原因是;如何改进,实验也能成功?
    小红同学观察关系图后发现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原因是。小红建议燃烧前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目的是。小红想到化学实验也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为响应2022年北京办成绿色冬奥会的号召,我们在化学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3.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如图所示为空气成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Y、M均为纯净物
    B: X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 Y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D: 灯泡和食品包装中均可充入X作为保护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4. 下列应用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C: 用木炭制铅笔芯
    D: 用铜丝做电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5. 哈尔滨的“冰舞台”缔造冰雪童话世界,让世界认识了哈尔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冰舞台”是哈尔滨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提高了城市品位
    B: 冰灯中埋有电线,电线中的金属是银
    C: 雕刻冰灯所用的刻冰刀是合金制成,利用了其硬度大的性质
    D: 冰灯中使用了大量的节能灯具,充分体现了节能、低碳的理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6.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人体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等疾病。
    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
    将75 g 20%的NaCl溶液溶液稀释成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g。
    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填字母)。

    A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B 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C 增加燃煤用量

    D 工业废气达标后排放

    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填字母)。

    A 诺贝尔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D 侯德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7. 下列应用错误的是(   )
    A: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
    B: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C: 二氧化碳用于磁悬浮列车
    D: 氧气用于炼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8.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①红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为240°C,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为40°C。

    ②白磷也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设计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

    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分析交流)

    a.实验中红磷或白磷的量应为(填“一定量”或“过量”或“少量”)。写出方案一中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方案(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更准确,理由是

    c.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等于的体积。

    (实验结论)

    a.由实验可知:氧气约占空气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难溶”或“易溶”)于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9.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都会污染空气
    B: 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C: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D: 家庭中可以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10. 下列有关空气和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约为0.03%
    B: 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不活泼
    C: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D: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