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21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加剧温室效应,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是应对全球变暖加剧的一种重要措施。请写出一条符合绿色、低碳生活的做法:(合理即可)。
    改变能源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请写出一种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
    我国科学家在应对全球变暖的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成果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A、B、C、D四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 2.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下图A、B、C都是探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实验。

    关于A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B图中试管1中的气体为,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C图中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CO2含量
    B: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D: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4. 2020年3月2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取得成功,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m3 , 日产气量2.87m3”两项世界纪录。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是全世界的共同问题。请回答:
    可燃冰作为未来的新能源,与煤、石油相比,其主要优点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哪两大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 5.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填字母)
    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水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D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B: 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 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D: 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B: 煤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产品
    C: 用汽油除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 沙漠地区金属不易锈蚀的原因是氧气浓度较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 8. 下列有关资源或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B: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质量分数约为0.96%
    C: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9. 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发展水力、风力发电
    B: 研发可降解塑料
    C: 垃圾、秸秆集中焚烧
    D: 积极植树、种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10.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相关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
    B: 氮气: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C: 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
    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稳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1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