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D: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9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质量比为1: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化学式)。

    实验室中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已知:在空气中,当温度超过40℃,白磷会燃烧,温度超过240℃时,红磷才会燃烧,它们均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图片_x0020_100030

    ①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蒸馏水的作用是(写一种即可);

    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红磷,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为

    ③待红磷燃烧结束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白磷,白磷又被点燃。实验中氧气含量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图2中点时(填A、B、C、D、E)红磷开始燃烧;AB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④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查阅资料可知,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铁与氧气、水等的缓慢氧化,生成红棕色的铁锈,可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将足量细铁丝绒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改善人居环境是推动我县绿色崛起、实现更高质虽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人居环境的是()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推行垃圾分类处理
    C: 全面推进污水治理
    D: 加强生态湿地保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图A装置中的无色液体可用于检验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图B实验中,观察到Y形管中左侧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说明了
    图C实验中,氢气燃烧可观察到现象,从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图D所示实验,打开止水夹后,可观察到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有此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第48个世界环境日,中文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人人争做美丽中国建设行动者,共同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
    B: 为治理雾霾,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低碳技术,降低能耗
    D: 研制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 _x0000_i1029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图片_x0020_532107215

    A: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B: 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 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D: 实验时将燃烧红磷伸入瓶中太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根据图1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完成填空

    图中 _x0000_i1054 _x0000_i1055

    图片_x0020_1020463918

    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 如图2)。

    _x0000_i1057 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

    _x0000_i1058 写出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升空,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地震现场用搜救犬寻找失踪人员,这说明了气味分子不断运动。
    D: 1g 碳在1g 氧气中燃烧生成2g 的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某气体样品是否含有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加入足量红磷,点燃

    D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管中的空气体积为50mL,将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的注射器和瘪的气球接在玻璃管的两端,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的气体全部挤入玻璃管,此时注射器的活塞停在14mL刻度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11

    A: 用硫粉代替铜粉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铜粉过量是为了使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C: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
    D: 未冷却至室温即读取注射器读数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