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广告词正确的是(     )
    A: “T牌”催化剂能提高产物质量  
    B: “X牌”氮气能作保护气
    C: “M牌”洗洁精能溶解油脂  
    D: “N牌”活性炭能降低水的硬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媒改气(电)”工程有效改善了我区空气质量。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 露天焚烧落叶和垃圾  
    B: 倡导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
    C: 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D: 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 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D: 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石墨②干冰③氮气④生石灰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
    可用于食品防潮剂的物质是;
    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能有效提高鱼的成活率,并且有杀菌作用。某小组对鱼浮灵成份及原理进行了相关探究。
    (实验1)检验气体

    查阅资料1:鱼浮灵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xNa2CO3•y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

    实验方案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鱼浮灵,(将后续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2)检验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假设:猜想1:Na2CO3       猜想2: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2: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和Na2CO3两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现象①

    现象②

    加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现象③

    加入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现象

    现象⑤

    加入 1%的CaCl2溶液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入 0.1%的C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浑浊

    表中的现象 (填序号)为溶液变红色,现象③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方案 2:同学们取实验 1 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填“1%”或“0.1%”)的 CaCl 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滤液呈 色,证明猜想 1 正确。

    (反思拓展) 根据上述探究可知,保存鱼浮灵时应注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燕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是,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其原因是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有同学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少越好,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动植物呼吸消耗氧气,可是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还能保持稳定,为什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环保”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选择。
    “节约碳排量”倡导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
    再举出1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 氧气可用于抢救病人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中,①②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花。能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现象是。欲证明CO2能与水反应,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实验2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外,还观察到现象是。该实验过程中,利用了铜的性,依据白磷的现象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P + O2 P2O5
    B: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 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证明空气中O2含量约为1/5体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