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金刚石B.干冰C.活性炭D.氧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
    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可用于切割大理石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常宁市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从2008年春节开始,衡阳市政府在城区范围止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黑火药由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氯酸钾等成分组成。烟花点燃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有(任举一例)。要制成环保烟花,请你判断制作环保烟花公减少黑火约中的成分(仟写一种成分)。春节即将来临,你对禁止燃放烟花的看法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常宁市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 ﹣﹣红磷过量
    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C: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D: 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常宁市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焚烧落叶
    B: 增大绿化面积
    C: 减少用煤作燃料
    D: 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常宁市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列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气体是(    )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南平市政和县石屯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违背该理念,可直接排放的物质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硫
    C: 固体粉尘
    D: 工业废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厦门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铜粉,管中的空气体积为50mL,将活塞拉至30mL刻度处的注射器和瘪的气球接在玻璃管的两端,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的气体全部挤入玻璃管,此时注射器的活塞停在14mL刻度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硫粉代替铜粉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铜粉过量是为了使装置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C: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7.5%
    D: 未冷却至室温即读取注射器读数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厦门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图1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气压不变是红磷没有开始燃烧
    B: 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燃烧放热
    C: CD段气压减小是因为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D: 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增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宁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相关问题,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参与他们的探究之旅。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①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反应

    ②光亮的镁条与水反应,表面会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①是氧气   猜想②是氮气   猜想③是
    【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

    甲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第 3 次实验中,X 的值应为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乙同学在量筒中盛满水,倒置于水槽中,通过分液漏斗把 20mL 某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锥形瓶中,记录量筒中气体的体积(图 1)。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3

    5

    7

    9

    10

    量筒读数/mL

    60.0

    82.0

    88

    89.5

    90

    90

    请根据以上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是mL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绘制出 0~10 min 生成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带与氮气反应

    ①收集氮气

    ②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探究结论 1】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的猜想是猜想(填序号)成立。
    【探究结论 2】如果用足量的镁代替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值(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 2),由于红磷需要在瓶外点燃再伸入瓶内,常常带来污染以及误差。

    【实验改进】同学们选择了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对装置图做了改进(图 3)。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 180mL 的集气瓶里,先装进 50mL 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②若实验中无误差,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mL

    ③集气瓶里预先装置的 50mL 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

    【实验与交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 4)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 5 所示。Y 曲线表示的是(填“温度”或“氧气浓度”或“压强”)变化趋势;X 曲线中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成都金牛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