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右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的作用
    B: 银白色的汞剧烈燃烧,迅速变成红色粉末
    C: 生成的红色粉末加强热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 汞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如图装置中,集气瓶内液面上方的空间被分成5等分并用数字标注,用该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氮气能支持燃烧
    B: 集气瓶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
    C: 集气瓶内液面最终停留在刻度1附近
    D: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测定结果会偏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
    B: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D: PM10和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2017年度,南京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2天。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 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C: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D: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暖宝宝”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利用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遇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6H2O=4Fe(OH)3 , 该过程放热。

    【实验1】验证“暖宝宝”中含有铁粉。

    打开一袋“暖宝宝”,将其中粉末倒入烧杯中,用磁铁与之充分接触,发现有黑色粉末被吸引;再将吸出的黑色粉末撒在了酒精灯火焰上,意外地发现粉末燃烧,火星四射。

    证明“暖宝宝”中确实含有铁粉

    【现象与讨论】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铁粉在空气(酒精灯火焰)中能燃烧,这是因为

    【实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如左图所示连接好装置,然后,观察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容积为VmL(盖好塞子后测得)的集气瓶内,先加入45mL水,再用线吊着足量的“暖宝宝”贴(其体积不计),迅速把塞子塞紧,并振荡并静置一段时间后(保证瓶内氧气能完全消耗完),待松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内。

    【结果处理】

    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有:量筒中水面开始前的读数V1mL、结束后的读数V2mL。该实验中,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似的两个实验(见下图:左右图分别是波义耳和拉瓦锡进行实验的示意图)。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 左侧实验中,加热后瓶内物质的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 右侧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的化学性质。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答一点即可)。
    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或“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等五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往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C: 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I、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为 40℃.【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6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现象分析】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填字母)   A.变小    B 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瘪
    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时停止下流. 【得出结论】
    II.某兴趣小组计划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 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图 1 中装置 B 的作用是,装置 A、B 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1)中得到的气体中 的氧气。在拉瓦锡的经典实验中(装置如图 2),使用汞的优点有。 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B.只要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C.无法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D.得到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
    分析误差:该小组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假设要除去的气体均已除净)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