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是()(填字母序号)

    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

    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

    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小林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林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林准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处,观察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II.小林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②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猜想1: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 mL

    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二次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6 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 mL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②中第一次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 mL。
    实验②中横线部分应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反思)

    小林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不加过氧化氢酶

    反应温度/ ℃

    25

    37

    42

    25

    37

    42

    收集到气体体积/ mL

    39

    56

    34

    5

    5

    5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I.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于玻璃管的零刻度位置。

    II.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III.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

    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水面最终到达刻度线(填数字序号)处。
    实验操作I、III中,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填充气体、添加防腐剂是食品防腐保鲜常用的方法。
    选用氮气作为填充的气体,其原因是
    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其化学式为C3H5O2Na.它由 种元素组成。丙酸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空气成分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空气的主要成分(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如图中最合理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 , 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

    ①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

    ②NaClO3属于(填序号)。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

    黑火药由硝酸钾(KNO3)、硫磺(S)和木炭组成,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燃放烟花爆竹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由于黑火药中的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

    特效药剂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所含金属元素

    火焰颜色

    砖红色

    黄绿

    烟花虽美,但燃放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等事故。另外,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引起雾霾等环境问题。(如图为2017与2018年春节期间房山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为此,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逐渐开始实施禁放、限放政策,希望大家能依法文明燃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烟花爆竹中加入氯化钡(BaCl2),则其火焰颜色可能为
    观察图1可知,民众在_____(填序号,下同)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
    观察图1可知,房山区在2018年春节期间实行的烟花爆竹禁限令取得了成效,依据是
    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问题有_____。
    下列关于烟花爆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已知:Y型管体积(已去除胶塞占的体积)为a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b mL。

    实验步骤:检查气密性;用酒精灯加热红磷至燃烧;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读取注射器中水体积为c mL。

    实验中红磷和水要足量,目的是
    根据实验数据,求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 检测指标.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

         ②      ③      ④

    下列关于 的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 ; 

    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 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 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