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I. 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利用如下图左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木炭和红磷充分燃烧过程中“压强—时间”关系如下图右,其中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1和P2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两瓶内的气压。


    ①反应开始时,两个集气瓶中压强都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 红磷或木炭的用量多少对实验测定结果均没有影响

    B. 实验测得P2<P0 , 原因是生成物状态为固态

    C. 利用上图左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均可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II.水

    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

    与b管中相连接的是电源 (填“正”或“负”)极。

    该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标号)。

    A.H2O      B. H2和O2       C.  H和O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匮乏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

    A.分子质量  B.分子间隔  C.分子种类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属于。(选填“单质”、“纯净物”、或“混合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北京APEC会议期间,实施了严格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B: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C: 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D: 空气污染与汽车的使用无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陡沟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NO气体与活性炭中的C反应生成甲、乙两种气体,其中甲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质量 /g

    反应时间/min

    活性炭

    NO

    0

    28.72

    5.00

    0

    0

    4

    28.00

    1.40

    x

    2.6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甲、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

    B.反应消耗的C与NO的质量之比为2:5

    C. x的值为26.76

    D.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高安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吉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
    B: 使用清洁能源
    C: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D: 分类回收垃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为了防止食品变质,下列气体中不适宜充入的是        (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煤炭直接燃烧                 B.秸秆焚烧还田

    C.开发清洁能源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任写一点);

    写出集气瓶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将硫代替红磷实验,是否能成功(填“能”或“不能”),为什么?

    小华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A、B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

    2

    3

    4

    5

    6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ml)

    20

    18

    19

    17

    21

    19

    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分析】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可能的原因是

    ①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改进实验】

    ①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装置,优点是:

    ②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实验装置,优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 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相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小明认为猜想③肯定不可能,其原因是 。排除猜想③后,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的探究方案补充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

    果肉表面

    猜想④

    果肉表面

    【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①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生锈”,其可能的原因是

    ②其实猜想①没必要验证,原因是

    【应用】

    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或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