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 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的水: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东方英文书院2017-2018学年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氢气难溶于水)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和二氧化硫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有害物质,防止大气污染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十月月考考试试卷
  •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氮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C: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
    D: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可以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

    【分析讨论】①实验装置漏气;②,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③……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查阅了白磷、红磷等物质燃烧需要的最低含氧量如下:

    资料1:

    可燃物名称

    红磷

    白磷

    蜡烛

    最低含氧量/%

    8.0

    4.0

    16.0

    甲、乙、丙三个小组分别用上述过量红磷、白磷、蜡烛三种物质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的氧气浓度分别为8.85%、3.21%、16.7%,数据与表中的理论值基本一致。其中蜡烛燃烧后用测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算一氧化碳浓度约为2%。

    资料2:蜡烛或者木炭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氧气浓度会不断变小,会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常温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磷和红磷相比,使用白磷能使结果更准确,其原因是

    ②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同学提议选用木炭替代红磷做实验,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小华觉得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

    ③兴趣小组用白磷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已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若该实验中消耗的氧气质量为0.8克,则理论上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

    【实验拓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夹未夹紧,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一定有氮气,其理由是
    【提出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作出假设】氮气是与镁条反应而减少的。

    【查阅资料】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写出镁条与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镁条除了能与氮气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验证实验】用坩埚钳夹持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镁条燃烧,发出暗红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并放出大量的热。

    【得出结论】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氮化镁。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知道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用的药品,应符合的条件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B: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可能是装置漏气
    C: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实验前未在瓶内加水或铺少量细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Ⅰ. 根据①氦气②氢气③活性炭④氧气等物质的性质或用途,填写下列空格(填序号):

    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医疗急救时用到的气体是
    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
    能除去冰箱里的异味的是
    Ⅱ.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空气属于混合物,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 混合在一起。(填“均匀地”或“不均匀地”)。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食品包装袋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 
    氧气是比较活泼的气体。氧家族的“生长树”如下图所示。 

    ①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 (写出一点)。

    ②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③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由单质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双氧水分解得到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填字母)。

           

    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可以使用的燃烧物是            (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填编号)。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实验前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兴趣小组同学又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们把红磷换成镁条在集气瓶中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他们的实验操作规范无误。请和他们一起分析:

    ①该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②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还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你不得不知的生活常识:现有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硫五种气体,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①能供给呼吸的是

    ②与温室效应有关的是

    ③薯片打开包装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④从安全角度考虑,常用于填充气球的稀有气体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B: 水具有良好的比热容——作冷却剂
    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D: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干燥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普陀区梅陇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