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 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
    C: 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 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 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熟石灰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可作气体肥料的是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可作补钙剂的是
    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3. 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可吸入颗粒物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4. 烟花燃烧后的烟雾中常含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等气体,这三种气体具有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混合物
    B: 都是空气污染物
    C: 都能燃烧
    D: 都是纯净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 5.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
    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
    如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E.臭氧

    ②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试写出氨气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填图2中的字母序号,下同)在C、D、E 三种装置中,收集氨气应选择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则应将(填“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 6.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用水吸收CO
    C: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 7. 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用线连接起来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形成酸雨

    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到空气中      产生温室

    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                 破坏臭氧

    ④冰箱里的致冷剂氟里昂等排放到大气中  使人中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 8. 下列污染种类与污染物不相匹配的是(   )
    A: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B: 二氧化硫  酸雨
    C: 一氧化碳  臭氧层破坏
    D: 塑料废弃物  白色污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 9. 列举三项当代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 10. 下列物质与其产生的相应的污染不相匹配的是(   )
    A: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
    B: 二氧化硫→酸雨
    C: 致冷剂氟里昂→臭氧层破坏
    D: 白色的废纸→白色污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