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A: 红磷
    B: 木炭
    C: 硫粉
    D: 镁条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2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 2. 下图是初中化学与铁有关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中,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的铁钉生锈,而B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其原因是;C试管中氯化钙的作用是
    实验二中,把铁丝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时,将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2022年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 3.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 , 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 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C: 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4. 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 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 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CO2全部吸收
    D: 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5.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1:仪器a的名称为,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实验2:a管应与电源的相连。在b管上方放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到
    实验3:Ⅰ.对比实验(填序号)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Ⅱ.小城同学用压强传感器探究铁生锈实验(如下图甲),并采集数据绘制成下图乙的曲线。试分析,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反应结束时c点比a点压强更小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赣州市2022年九年级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 6. 我国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CO2 , 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
    Ⅰ、碳排放

    查阅图1,动植物呼吸(填“能”或“不能”)释放CO2

    Ⅱ、碳中和

    自然吸收:查阅图1,CO2的自然吸收途径有(填图中序号)。

    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2所示。

    ①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

    Ⅲ、碳利用

    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以CO2和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 , 若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g。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重庆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A卷)
  • 7. 燃烧与灭火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依据下列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明该反应(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生成白色固体MgO,说明镁发生了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CO2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实验探究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放入一些镁屑,用红热的铁棒点燃镁屑。(见图1)

    迅速将另一块干冰盖上,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块中装入一个明亮的电灯泡一样。(见图2和图3)

    取走上面一块干冰,观察到有白色固体产生(见图4),用铁片拨开图4产物的表面(见图5),还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思交流

    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代为表达。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8. 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将铁丝放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三)试题
  • 10.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C: 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 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氧气释放到空气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