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818120357

    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2: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实验3:用激光引燃铁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实验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填实验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暖宝宝”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次性取暖用品,撕开外袋即可发热。

    图片_x0020_1034175242

    (查阅资料)

    ①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水、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和食盐(氯化钠)。

    ②蛭石是一种耐高温的保温材料;吸水树脂是一种吸水、保水能力强的高分子材料。

    (提出问题)暖宝宝撕开外袋才可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实验)

    装置

    步骤

    现象

    结论

    图片_x0020_2031778593

    I.按左图组装实验装置,打开K,紧握锥形瓶

    ……………

    气密性良好

    II.测量初始温度

    温度计示数为16 ℃

    暖宝宝工作时消耗了氧气并放出热量

    III.撕开外袋取出一片暖宝宝,粘贴在温度计上。立即将塞子塞紧

    导管中液面上升,温度计示数持续升高

    Ⅳ.当导管中的液柱快接近顶端时,关闭K

    几分钟后,温度达到40℃

    (解释与结论)

    用稀盐酸检验暖宝宝中含有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步骤III中,“导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

    有同学提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氧气参与了反应。于是用氧气替代空气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相同时间导管中液面的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s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空气中液柱高度/cm

    0.3

    0.7

    1.6

    2.4

    3.2

    4.1

    5.0

    5.7

    氧气中液柱高度/cm

    0.4

    1.1

    2.5

    3.8

    5.1

    6.5

    7.9

    9.1

    分析表中数据,能说明氧气一定参与反应的理由是,还能得到的结论是

    (提出问题)暖宝宝中氯化钠和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进行实验)在盛有干燥空气的锥形瓶中分别放入下表中①~④的物质,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装置如下图所示。

    物质

    序号

    铁粉/g

    水/mL

    氯化钠/g

    活性炭/g

    9

    6

    0

    0

    9

    6

    3

    0

    9

    6

    0

    6

    x

    6

    3

    6

    图片_x0020_857323998 图片_x0020_1585767613

    传感器测得的相应数据如图:

    (解释与结论)

    ④中x为 g。

    欲得出“活性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暖宝宝的建议是(写出1条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

    图片_x0020_208788421

    Ⅰ.点燃酒精灯,打开K,通入充足的氧气

    Ⅱ.反应结束,停止通气,关闭K……

    A中反应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关闭K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a熄灭酒精灯          b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根据下图进行实验,将H2O2溶液推入瓶中。

    图片_x0020_426501564

    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燃烧阶段,观察到的现象有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的原因是(   )
    A: 不易溶于水
    B: 易溶于水
    C: 密度比空气大
    D: 密度比空气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红磷
    B: 木炭
    C: 铁丝
    D: 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氢气
    B: 铁丝
    C: 酒精
    D: 红磷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红磷  
    D: 蜡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下列关于N2+O2 2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