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4%,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图中A处不包括(    )

    图片_x0020_100008

    A: 人和动物的呼吸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用 作燃料驱动火箭
    D: 含碳燃料的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在A、B、C、D四种单质中,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下列实验:

    ①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

    ②C与①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③A与D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生成水。

    试推断这四种单质的名称

    A,B,C,D

    写出有关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右翼中旗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和锈蚀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铁丝燃烧)

    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一火柴杆一根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Ⅰ和Ⅱ中的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图片_x0020_752916602

    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

    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的原因是
    Ⅲ中铁丝没有燃烧是因为
    (探究二:铁粉锈蚀的条件)

    如图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的水沿着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容积为146 ml)。当温度恢复到室温,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广口瓶内氧气含量几乎为零),记录量筒内的起始和最终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后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0g铁粉、0.2g碳粉和10滴水

    100

    72

    约120

    1.0g铁粉、0.2g碳粉、10滴水和少量氯化钠

    100

    72

    约70

         /

         /

         /

    铁锈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图片_x0020_1995037849

    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过程。
    实验开始后广口瓶温度升高,说明铁锈蚀是(填“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实验①和实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实验③表格的空白处样品的组成是
    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试分析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氢气
    B: 硫
    C: 甲烷
    D: 木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C: 氧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D: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
    A: 门把手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B: 洗涤剂洗油污﹣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 钢的性能优于生铁﹣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白烟的是(   )
    A: 铁丝
    B: 红磷
    C: 木炭
    D: 氢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氧化铁由黑色变成红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根据下列各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477516436

    A图实验现象是
    B图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C图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炸裂的原因是
    D图中某气体燃烧,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雾,说明该气体一定含有元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红磷
    B: 木炭
    C: 硫磺
    D: 铁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