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杀菌消毒
    B: 沙里淘金
    C: 海水制碱
    D: 百炼成钢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2. 下列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中,解释正确的是(   )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O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3. 如何在家简易鉴别白葡萄酒的真假呢?原理是:真葡萄酒制作过程中,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性质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一样的物质。所以鉴别真假白葡萄酒可用家庭中的(   )
    A: 食盐
    B: 中性味精
    C: 白醋
    D: 生粉(淀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4.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则下列变化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
    A: 水的天然循环
    B: 膜分离法淡化海水
    C: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 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5.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俗语,诗词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百炼成钢”——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金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和硝酸铵
    B: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水和氢氧化钠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7.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首次采用氢气作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降低了重量,体现出“绿色”办奥理念和科技冬奥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属于复合材料
    B: 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
    C: 氢气被压缩在高压储氢装置中,是因为微粒间有间隔
    D: 氢气作燃料有无污染、来源广、放热多等优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8.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造物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侯氏制碱
    B: 棉纱织布
    C: 粮食酿酒
    D: 烧制陶瓷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9.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汽油挥发
    B: 海水晒盐
    C: 石蜡熔化
    D: 酒精燃烧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10. 下列现象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炼制   大米发霉
    B: 死灰复燃   金属导电
    C: 钢铁锈蚀   工业制氧
    D: 石墨制金刚石   植物生长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