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红色
    C: 向盛有氢氧化铜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2.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探究活动的结论错误的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A: 图一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B: 图二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B试管中固体可溶,溶剂的种类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溶质种类也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C: 图三分别振荡二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D: 图三对比A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3.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0%、55%的O2中实验.

    (实验现象)

    O2%

    90%

    70%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结论):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填“剧烈”或“不剧烈”);

    (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图1

    图2

    如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小明按如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铁丝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铁丝直径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下表:

    物质

    纯铁丝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填元素符号)有关.

    (探究三):调查我市某河段水资源质量状况

    为了保护河里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列举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
    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
    化肥施用不当是引起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学会科学施肥的方法.某生产碳酸氢铵(NH4HCO3)化肥的企业,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大型户外广告.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

    ②经过质量监督部门检测发现该化肥的含氮量为17.5%,则其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学城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红色固体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学城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5. 如图是初中化学两个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蒸发氯化钠溶液

    写出仪器的名称:X;Y
    图A中,要将红热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
    图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当时,即停止加热,让余热将氯化钠烘干。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学城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6. 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洗涤剂能洗掉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C: 硝酸铵(NH4NO3)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它是一种氮肥
    D: pH<5.6的雨水属于酸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第五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7.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D: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昭通市彝良第五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8. 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 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中考理综-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9.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黑烟,放出热量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粉末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10. 用“ ”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 ,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的实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系列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