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易挥发,用小木棍蘸取浓盐酸,过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C: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2.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C: 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会有气泡放出
    D: 向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宿北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3月模拟考试试卷
  • 3. 某物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C: 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除去CO中CO2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5.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有两种常见气体可以用A装置制取,这两种气体是(填化学式);实验室收集O2 , 所选用的装置是(填代号)。
    集满O2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后应(选填“正”或“倒”)放在桌上;A装置中,长颈漏斗的颈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牛镇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6.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

    仪器a的名称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装置组合可以是。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端进入(填“b”或“c”)。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7.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教材用如图Ⅰ实验介绍这一知识。

    图Ⅰ 图Ⅱ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
    图Ⅰ与教材中的装置还是略作了改进,实验结束时,可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外,还可以防止
    为了提高成功率,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Ⅱ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研究)

    分别称取2g木炭与 混合物,按每种比例重复实验3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总质量相同(2g)但木炭与 比例不同的实验对比表

    比例

    1:6

    1:7

    1:8

    1:9

    1:10~1:11

    1:12

    1:13

    加热时间

            

     

     

     

        

      

         

    实验现象

    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偶尔红热,气泡较少

    实验结果

    表层铜球较大,出现未完全反应的黑色木炭粉末,且木炭含量越高黑色粉末越多

    反应较完全,生成亮红色网状铜块

    部分生成

    主要产物是

    由实验数据分析,除温度外,影响实验的因素是

    从产物分析,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比例范围是

    (装置改进)

    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你认为该设计是否更好?(填“是”或“否”);理由是

    (交流讨论)

    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

    ①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另外的目的是

    ②从理论上讲,并不能把石灰水变浑浊作为木炭跟 开始反应的充分证据。其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一中、二中、五中、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9. 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A: 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铁锈加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
    C: 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10. 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①由实验一可知,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②在实验二中,发现B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实验三为电解水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④食用油脂中含有亚油酸(C18H32O2),缺乏亚油酸会使人体发育不良。亚油酸中碳元素存在形态为(填“游离态”或“化合态”);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molC18H32O2中约含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⑥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和

    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Ⅰ.生成物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填“乙”或“丙”)。

    Ⅱ.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属于(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崇明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