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 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
    D: 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西藏波阳县饶埠镇私立永兴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气体的是

    A.硫         B.镁条       C.铁丝         D.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西省2019年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 3.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用过氧化氢溶液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
    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是,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H中喷水的紫色纸花变色。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鲁教版2019年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 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B: 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将羊毛线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闻到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D: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鲁教版2019年中考化学预测卷(一)
  • 5. 学习小组用气体传感器来探究蜡烛在密闭空间里的燃烧情况,采集数据并绘制了氧气(曲线A)和一种产物一氧化碳(曲线B)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说明:一氧化碳合量用ppm表示(1ppm=0.0001%)。

    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蜡烛约在秒之间熄灭。推测另一产物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点燃蜡烛后即有一氧化碳生成,30秒后一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最终不再改变。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写一点对物质燃烧的新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6. 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镁条只能在空气中燃烧
    B: 熄灭蜡烛时有白雾产生
    C: 铁粉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 电解水实验装置中观察到H2和O2的体积比略大于2:1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试卷
  • 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打开浓盐酸瓶塞,产生大量的白烟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光亮的铁丝浸入稀盐酸,形成黄色溶液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3月模拟考试试卷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一)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

    仪器 a 的名称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可以是,装置B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写出验满的方法,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
    某同学用一定浓度盐酸与石灰石在一个密闭性良好的装置里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
    (二) 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 + O2 + 2CO2 = 2K2CO3 + 2I2

    乙:4KI + O2 + 2H2O = 4KOH + 2I2

    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 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2]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③ 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3]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实验结论)④ 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3月模拟考试试卷
  • 9.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石灰石逐步减少至消失,并生成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靖安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10.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
    B: 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
    C: 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木炭反应生成相同的产物
    D: 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能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万州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