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

    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收集到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 , 合理的解释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用下列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中错误的是(   )
    A: 分别通入石灰水中
    B: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 观察两种气体颜色
    D: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种气体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图示为“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气)。

    图一甲装置:固体是二氧化锰,其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一丙装置:铁丝在O2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的优点之一是

    请在图二中作出随着时间的变化甲中生成O2质量的关系曲线(在答题卡中画出)。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 ,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选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并连好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在潜水艇中提供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2Na2O2(固体)+2H2O═4NaOH+O2↑(如图三所示),实验室中可用装置来模拟其制取过程(选填字母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中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是由于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稳定结构
    B: ②的目的是提高木炭的着火点
    C: ③可以观察的现象是:木炭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
    D: ④的现象可以得出碳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小明尝试用微观的视角来解释宏观的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发烧时测量体温,体温计上的汞柱上升一分子的体积受热影响
    B: 鱼能生活在水里,这是少量的氧气溶解在水中一水分子中有氧原子
    C: 木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一空气中有氧分子
    D: 春天柳絮飞扬一一微粒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在学习中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到几种物质的燃烧现象: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可以观察到明亮的黄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呈白色 发出白光 :铁在空气中加热只能产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小丽对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的原因感到困惑,在查阅资料之后整理得到如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的温度/℃

    石蜡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883

    约1400

    ①由表中信息可知: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是由 填“固”、“液”或“气” 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②由表中信息以及你所学知识,可以推测: 钠燃烧时 填“有”或“无” 火焰产生; 硫粉的沸点 填“ ”或“ 燃烧时的温度,推测的依据是,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 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 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D: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 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B: 硫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碳酸钠粉末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白色气泡产生
    D: 水加热沸腾,试管口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 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实验1

    实验1(如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实验1(如图)中,若验证生成物,应加入某种试剂,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2(如图)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2(如图)中,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的作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 10.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硫磺   
    B: 铁丝   
    C: 红磷   
    D: 镁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