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做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丝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高温熔化物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 两种( 极易被氧化为 );

    ②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含有铁。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 呢?

    (查阅资料2)

    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高温时分解成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应该在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 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

    (拓展延伸)

    ①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③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 粉末,若粉末的颜色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所示的是纳米铁粉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1838343485

    A: 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升高
    B: 水可以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 铁粉燃烧的过程中气球会变小
    D: 纳米铁粉燃烧会生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从物质变化和分子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填“水循环”、“氧循环”或“碳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图片_x0020_525853239

    ①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在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6H2O+6CO2 Y+6O2 , 据此推断Y的化学式为CHO(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填上数字),图一、图二中的转化1分别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③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和氧循环

    D.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要;二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1910726069

    实验A为过滤操作,此操作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实验B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实验C中,瓶底放人少量水的作用是
    实验D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某密闭容器中含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0.9

    3

    5

    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4

    1

    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待测的值为0.9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4:7
    D: 乙不一定是化合物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棕色烟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CO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A B

    仪器①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选填“能”或“否”)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O2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 , 最好采用集气法。
    将收集到的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如装置B,但该装置存在缺陷,你改进的措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广西专用中考化学模拟卷(一)
  • 9. 氧气、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B: 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得氧气的方法属于化学变化
    C: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氧气
    D: 二氧化碳能使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小花变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8-2019学年广西专用中考化学模拟卷(二)
  • 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白色
    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专用-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专题二 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