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化学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沪教版(全国)
沪教版(上海)
粤教版
鲁教版
鲁教版(五四制)
人教版(五四学制)
仁爱湘教版
北京课改版
年级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第一学期
九年级第二学期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全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全一册
九年级全一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简答题
综合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坠落瓶底,使瓶底炸裂;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
;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
。
图2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
,其目的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为淡蓝色液体
B: 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D: 鱼、虾在水中能够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
(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
(填化学式)。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A: 碳
B: 镁条
C: 氢气
D: 蜡烛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西桂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将暗紫色固体A加热,可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黑色粉末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将黑色粉末C和一种白色固体D混合加热,也能产生气体B。若把淡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D的化学式是
。
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E→F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有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请结合装置图回答问题:
仪器a的名称
。
利用上述装置制取一瓶氧气,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要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欲完成硫的燃烧实验,收集氧气最好选择的方法及理由是
。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某同学设计的工业制备氢氧化钠的流程如下图。
资料:
2NaCl+2H
2
O
2NaOH+H
2
↑+Cl
2
↑,两电极,一端得到NaOH和H
2
, 另一端得到Cl
2
。
晾晒海水得到粗盐的原理是
实验室蒸发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堆埚钳、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和
工业生产中应选择途径
(“①”或“②”),理由是
Cl
2
可用于生产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反应原理为:
,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有
种。
图1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加入NaCl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理由是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2实验获得84消毒液,直流电源正极应与
(填a或b)连接,才能使NaClO的含量更高。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四川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 液态氧是淡蓝色
D: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初中2018-2019学年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3567
3568
3569
3570
3571
3572
>>
19901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