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碳+氧气 二氧化碳
    B: 水 氢气+氧气
    C: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金属钛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化工、医疗等领域。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钛并获得副产品A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TiO2与焦炭(C)和Cl2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中C和Cl2按质量比为12:71的比例参加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产物除红色固体A外,还有两种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 3. 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矿石名称

    赤铁矿

    孔雀石

    辉铜矿

    铝土矿

    白钨矿

    图样

    主要成分

    Fe2O3

    Cu2(OH)2CO3

    Cu2S

    Al2O3

    CaWO4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冶金,金属作为金属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例如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制得金属铁。

    金属除了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矿物的储量有限,因此,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
    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金属的性。
    根据材料可知,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腐蚀;②;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 4.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以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D可能是: (填化学式)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5. 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
    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石油和天然气等。
    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内涵决定身份——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柔之力——神奇的水溶液

    水在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岩石圈约有四分之三被水覆盖,其中的某些物质被水溶解,其随水的天然循环在水圈中富集,富集后的物质可能再次沉积到岩石圈。下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区的人们有一种经验,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纯碱,盐指氯化钠,他们所依据的原理是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仅用物理方法从盐湖中“捞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工业上主要利用从水圈中获得的食盐来制备纯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确定某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20℃时,取2.5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3所示,则固体粉末是。若将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
  •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如图所示),四个圈层经过漫长演化,既相对稳定、动态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内涵决定身份——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甲烷——小分子,大作为

    在图1的四大圈层中,有下列6种物质:①甲烷;②水;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

    ⑤氢气;⑥氧气。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虽然简单,但这些物质有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有的是物质循环关键物质,有的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必需的物质。请回答:

    在这6种物质中,元素种类共有种,人类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有(填化学式,下同),植物生长必需的物质有,元素种类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甲烷是最重要的基础有机物之一,不仅可做燃料,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在隔绝空气和1000℃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炭黑和氢气;

    ②在隔绝空气和1500℃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乙炔和氢气;

    ③在1400℃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④在800℃和催化剂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试写出上述②~④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①~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在反应①和②中,反应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导致

    ③和④两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但生成物相同,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其原因是

    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③需要按比例控制氧气不能超量,从物质性质的角度看,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
  • 8. 某工厂附近海水中含有较多Na2CO3等物质。该工厂采用海水脱硫技术吸收燃煤烟气中的SO2 , 其主要设备及流程如下:

    海水脱硫设备中,排出的海水呈碱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向曝气池①内通入空气后,主要有两个化合反应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曝气池②排放的海水中不含H2SO4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10. 下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接触。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试剂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