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物质的应用,主要用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B: 氦气用于飞艇
    C: 氧气用于化工生产
    D: 氮气用于制取氮肥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厂从含CuSO4、MgSO4、FeSO4的废液中回收MgSO4和有关金属的流程,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

    滤液A和滤液E中均含有(填化学式,水除外)。
    步骤①中加入过量镁粉的目的是,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固体B的成分是(填化学式)。步骤③利用了物质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及用品有铁架台、漏斗、滤纸和烧杯,还缺少的仪器是,其作用是
    若忽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最终得到的固体产品MgSO4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废液中MgSO4的质量。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2022年中考适应性学业检测化学试题
  • 3. 冰与火的完美邂邂逅

    在地壳中,钠元素的含量位居全属元素中的第四位。钠呈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的小,具有可燃性等性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它的单质和化合物用途广泛。

    如果让性子刚烈的金属钠与沉稳大气的巨型冰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用镊子把全属钠从煤油中取出,再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油。在空气中,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切开后银白色的金属表面迅速产生了白色物质氧化钠(Na2O),但该过程不会发生燃烧。再取一大块冰,在其表面挖一个较深的坑(如图)。用遥控车将钠放入冰坑底部,刹那间,冰火两重天的壮美奇观瞬时产生,钠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噼里啪啦看巨响,火光四射,火花飞溅。燃烧殆尽,观察到冰块上裂纹纵横交错。把无色酚酞溶液滴入冰坑,坑内液体变红。

    钢用它火一般的“热情”熔化了寒冷的坚冰。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钠的物理性质有(写1条)。
    钠不能保存在水中的原因是
    冰坑周围裂纹纵横,说明反应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钠与冰相遇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
    钠切开后表面产生白色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B: 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CO2气体
    C: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D: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5.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钢铁治炼
    B: 冰雪融化
    C: 陶瓷烧制
    D: 面包发霉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6.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煤的干馏
    B: 石油分馏
    C: 洗洁精去除油污
    D: 湿衣服晒干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 7.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也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很多奇迹,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陶瓷烧制
    B: 火药使用
    C: 预报地震
    D: 粮食酿醋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年九年级一检化学试题
  • 8. 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给世界带来冰天雪地里的视角盛宴。下列与北京冬奥会有关的四副图片,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硅胶加工冰墩墩
    B: 点燃奥运圣火
    C: 人工降雪
    D: 运动员空中技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9.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然后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②的启示,生石灰可与水反应常作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剂;同时反应(“放热”或“吸热”)。
    本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提出一条实现“碳中和”的措施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首先,光伏发电将光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光伏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通过催化剂利用氢气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最后使用酶,逐步将甲醇转化为淀粉。请写出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10.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Zn→Ag
    B: CO2→H2O→Ca(OH)2
    C: CO→Cu→CuCl2
    D: H2SO4→HCl→Fe(OH)3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