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图示中涉及的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A: 溶洞形成
    B: 海水淡化
    C: 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古代炼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空气和呼出气体

    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黄铜和18K黄金

    磷矿粉和硝铵

    方法一

    带火星木条

    取样灼烧,闻气味

    加热,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方法二

    澄清石灰水

    取样灼烧,观察生成物

    加入稀盐酸

    加水,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学情检测试卷
  • 3. 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焦炭用于防毒面具
    B: 炭黑用于制电极
    C: 具有隔水透气高分子膜材料做鸟笼
    D: 盐酸用于铅蓄电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学情检测试卷
  • 4. 下列变化主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小苏打制汽水
    B: 氢氧化钠制叶脉书签
    C: 侯德榜联合制碱
    D: 积雪用氯化钠来消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寒假学情检测试卷
  • 5. 化学能的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有变化,这就是化学能。化学能可转化为等为人类所利用。物质燃烧将能转化为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常用的电池有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6. 中国诗词大会 的热播激发了中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诗词中也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白露”结为“霜”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气袭人”的原因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生”的是(填序号)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描绘的是炼铜的场景,以木炭和氧化铜为原料炼铜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7. 我国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矿石炼铁
    B: 活字印刷
    C: 火药使用
    D: 粮食酿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永川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酒精用作燃料
    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氧气用于气割金属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永川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如图所示,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盛有一种液体和一种固体物质,将气球中的固体物质小心地倒入试管中,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下列各组中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是()
    A: 锌粒和稀硫酸
    B: 纯碱和稀盐酸
    C: 氢氧化钠和水
    D: 硝酸铵和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B: 氧化钙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 大气中的SO2导致酸雨的形成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