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无论在化学世界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酸是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物质。下面对常见的酸——硫酸的部分性 质进行探究。
    浓硫酸的特性

    ①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总质量为m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为m2 , 那么,m1m2(选填“>、=、<")。

    ②如图所示,将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和木板用熔化的石蜡粘在一起),观察到液滴四溅。据此分析,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 一定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充分溶于水后,可以将锥形瓶从木板上轻轻提离

    与金属反应

    向装有镁、铁、铜的A、B、C三只试管中(如图),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请写出反应最剧烈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非金属反应

    将冷的浓硫酸加入到装有碳粉的圆底烧瓶中,无明显现象;加热该混合物,有大量气泡产生,现对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

    ①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时,除了生成水之外,还生成二氧化碳和碳的一种氧化物;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二氧化硫还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验证】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温馨提示:丁装置的A、B、C中均装有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为了完成对导出气体的验证,请将上述装置进行正确的连接:甲→丙→(填序号)。

    ②请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中观察到的現象

    证明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

    丁装置A中溶液褪色

    丁装置C中溶液不褪色

    证明气体中有

    装置C的作用

    戊中白色固体变蓝

    证明气体中有水蒸气

    【获得结论】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关系。酸不仅仅能与某些金属反应,还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2.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食物腐败   
    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 矿石粉碎   
    D: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3.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I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II  硫酸钠和硫酸;猜想III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猜想不成立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猜想II成立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II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4.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

    [数据处理]

    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m的取值范围是

    [实验反思]

    图1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图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填序号)。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5.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滴水成冰   
    C: 抱薪救火   
    D: 聚沙成塔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 6.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   
    D: 钢丝用于作导线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 7.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木柴燃烧
    B: 酒精挥发
    C: 河水结冰
    D: 胆矾研碎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
  • 8. 实验探究题:

    已知某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或者铝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生铁合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探究到底是含有硅还是铝。

    【查阅资料】

    硅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与H2 , 则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硅。

    猜想二:该生铁合金除了含有铁、碳外,还含有

    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取一定生铁合金,加入过量的,充分反应后,合金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渣,加入过最的,充分反应后,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若步骤②中实验现象为无现象,则猜想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2018届中考化学试题
  • 9. 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诺贝尔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D: 徐寿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 10. 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灯泡发光   
    B: 风力发电  
    C: 太阳能供热  
    D: 蓄电池放电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