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野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
材料四:卫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 ”
──《史记》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说文系传》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①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
②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闌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