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野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

    材料四:卫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材料二反映出古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卫鞅在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请简述这次变法的至少三条内容与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 夏朝建立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商汤灭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3. 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

    A: 商朝建立时定都于殷
    B: 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 “殷”字吉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4.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5. 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以源远流长的舜文化著称。晚清小说家刘鹗《老残游记》就记有:“次日六点钟起,先到南门内看了舜井,又出南门,到历山脚下,看看相传大舜昔日耕田的地方”。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禅让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 ”

            ──《史记》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说文系传》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周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秦王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

    据材料三指出秦朝推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体现的哪一学派的思想?

    依据材料试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得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7.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8. 从夏、商的灭亡中,可以说明一个朝代的衰亡往往与下列哪个因素有直接关系(  )

    A: 外族的入侵
    B: 当政者的暴政
    C: 国家的分裂
    D: 民族关系不融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9.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

    A: 实行禅让制
    B: 确立世袭制
    C: 实行分封制
    D: 推行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10. 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①图一的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夏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都城的名称。如果将此都城进行复原,除了城堡、宫殿外,还会有什么国家机构?

    ②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该王朝屡次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文物中的历史】

    图三中的文物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珷征商。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才闌师。易又吏利金。用作旜施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这里的“甲子朝”指的是哪一年?武王伐纣交战的地点在哪里?结合铭文和所学历史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