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  )

    A: 商朝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九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2. 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九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3. 2006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九台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 4. “拼爹”指年轻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能力,而是自己的父母。下列人物中,在行为或思想上表现出坚决反对拼爹的有(     )

    ①夏启  ②陈胜 ③墨子 ④商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昭阳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5. 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 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西周哪一制度有关(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昭阳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6.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殷人”的“殷”是指(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7. 《荀子》记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8. 新生入学时,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丙同学姓什么吗? (    )

    A: 唐
    B: 秦
    C: 夏
    D: 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9. 请把下面的朝代名称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在适当的方框中,完成一幅本学期的朝代列图。

    西晋    西汉   东晋   南北朝   秦   东周   商  西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永州祁阳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

    ①造纸术            ②行省制

    ③活字印刷          ④分封制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9.3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