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半坡彩陶
    B: 大汶口黑陶
    C: 司母戊鼎
    D: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

    材料二:文字发明后,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来记载,显然过去的甲骨文、金石、简帛都有很大的缺陷。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在中国率先出现,使中国汉代勃兴的文明超过了其他的文明。

    材料三:……朝鲜、日本用简和帛,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桐叶,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纸草纸”,欧洲则用羊皮,这些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贵,都不适于大量使用。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
    根据材料二回答,记载图一、图二文字的载体分别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些书写材料都不适于大量使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古代技术及其影响。
    造纸术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请你想一想,采用哪些办法可以减少污染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岑溪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钟鸣鼎食”都是有关鼎的成语。研究商周时期的鼎的数量和重量,我们不能分析得出的信息是(   )
    A: 权力的大小
    B: 王朝的更迭
    C: 财富的多少
    D: 地位的高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崇左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材料三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时期得到了实施。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也许没有哪部法典对世界有那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五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材料四  北宋时,人造磁铁支撑的指南针出现并开始运用于航海。12世纪,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图一和图三的文物上有两种古老的文字,这两种古老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人类历史经历的哪一社会时期?所代表的地区文明有哪些相似之处?
    “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创立了哪个宗教?“在爱琴海边思考”的人是谁?
    材料中的“法典”指的是哪部历史文献?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指南针的运用“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5. 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中国——青铜器、象形文字
    B: 古埃及——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C: 古印度——种姓制度
    D: 古巴比伦——金字塔、甲骨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2019年11月2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纪念某种古老文字发现120周年的活动,习主席致辞称其为“汉字的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关于这种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现者是明朝人王懿荣
    B: 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C: 其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会意
    D: 它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

          

    ①司母戊鼎        ②甲骨文       ③铁农具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文字史料是研究历史重要的载体,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商朝
    B: 夏朝
    C: 西周
    D: 战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9. 我们的家乡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铜的开采、冶炼技术十分先进,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美誉。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利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10. 《我在故宫修文物》解说词写道:中国青铜文化起于前21世纪,止于前5世纪;中国并非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但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巅峰却无以匹敌。下列青铜器中能印证牧野伐纣这段历史的是(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利簋
    D: 毛公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