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对青铜鼎原料的配方记载如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意思是它的配方比例“其中六份是铜,一份是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青铜是铜的另一种称呼
    B: 青铜的主要成份是铜
    C: 战国时期已有青铜制作工艺记载
    D: 青铜是一种合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等重点中学八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阶段测试试卷
  • 2. 观察下面的甲骨文字,你认为这些文字使用的是哪一造字方法(  )

    A: 指事
    B: 会意
    C: 形声
    D: 象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观察下面两幅著名的青铜器代表作品,回答问题。

    请回答:

    我国青铜文化最灿烂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请按顺序写出图A和图B青铜器的名称。
    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回顾这一时期还有什么重要的文明成果?它的地位如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请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羊”字(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B: 指示
    C: 形声
    D: 会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学情检测试卷
  • 6. 后母戊鼎是青铜器中著名的大方鼎,因鼎腹内壁有甲骨文“后母戊”,故称“后母戊鼎”,也曾被称为“司母戊鼎”。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长泰一中、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七年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 7. 被誉为“中华第一鼎”的是指(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孟公鼎
    D: 大盂铜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
  • 8.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来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 甲骨文
    B: 司母毋鼎
    C: 兵马俑
    D: 敦煌莫高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测试试卷
  • 9. 我国青铜文化的繁荣鼎盛时期是(  )
    A: 夏朝
    B: 商周
    C: 西周
    D: 原始社会晚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尧舜禹时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