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材料三:(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据材料三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东莞市高埗镇弘正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如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
    A: 陶器
    B: 瓷器
    C: 青铜器
    D: 铁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 3.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七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份考试试卷
  • 4.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 甲骨文、金文
    B: 金文、篆书
    C: 甲骨文、隶书
    D: 金文、隶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
  • 5.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活学活用拓思维】

    材料三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据材料三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 6.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 7. 甲骨文距今约有3 600多年的历史。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已经100多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 500个,已识2 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看下图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写在横线上。

    下图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形状均似丝线缠绕。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甲骨文字,说说它们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
  • 8. 下列历史名胜不属于山西省的是(  )
    A: 云冈石窟
    B: 王家大院
    C: 五台山佛教圣地
    D: 殷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 9. 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时,听到馆内的人员正在为参观者演奏一种乐器,听到这美妙的乐曲,参观者们激动地说:“奇迹,世界奇迹!”此乐器是(    )
    A: 整套战国编钟
    B: 古筝    c.琵琶    D.京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项训练卷 文化篇
  • 10.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朝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始。
    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500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秦统一后,(人物)下令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楷书、草书、行书逐渐流行,东晋王羲之的《》,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
    谈谈你对汉字或书法艺术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项训练卷 文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