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春秋时期诸侯国争霸,第一位霸主是(    )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第六片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2.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突然改变)。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降职或罢官)。”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管仲相桓公”有何成就?
    阅读材料二,“商君”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条措施?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影响。
    依据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将都城迁到了哪里?“魏主”进行了哪些汉化改革措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3. “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通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俟强并元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    )
    A: 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
    B: 周王朝统一全国的趋势增强
    C: 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破坏
    D: 社会变革奴隶制度基本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石家庄平山外国语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二)
  • 4.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牛耕技术的使用开始于(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
  • 5. 史书记载:(某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互相攻伐,同时积极进行朝聘、会盟等外交活动,形成了霸权迭兴的局面,先后崛起了郑、齐、晋、秦、楚、吴、越等多个实力较强的国家”。以下对该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当时形成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B: 这种现象出现在战国时期
    C: 当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D: 说明诸侯崛起和王室衰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6. 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有10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而且越来越少。这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诸侯争霸
    B: 民族融合
    C: 走向统一
    D: 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7.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栗和泰均发现于中国。

    ——部编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如图

    图片_x0020_100009

    材料三  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描写都江堰∶"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材料四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一中"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的遗址代表。(南北方各写一例)
    材料二中两图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两项重要技术,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出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都江堰的建成反映了政府重视农业发展的哪一方面内容?材料三中的"此公"是谁?根据材料,请概括都江堰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请分析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春秋时期,是什么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    )
    A: 人们重视使用肥料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 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9.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齐桓公
    D: 秦穆公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四校联盟段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段考试卷
  • 10.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材料二: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半两钱                五铢钱

    材料四: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来石五十,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五: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例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与材料三中图二、图三相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为解决材料四所反映的问题,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材料五反映的景象历史上称作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河源市四校联盟段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段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