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    )

    信息一:下图是其头部复原图

    信息二:生活在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在学完“北京人”的内容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下列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C: 穿着麻布衣服
    D: 烧烤食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大同市矿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距今约70万-20万年,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这段话描述的远古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经科学测定,巫山人距今约240万-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最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    )
    A: 10万年
    B: 70万年
    C: 100万年
    D: 120万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2008年3月登陆内地,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其中大战剑齿虎、猛犸象等史前巨兽的特效场面无疑是该片最大的看点。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 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用图一和图二这两种工具的时代分别称为什么时代?青铜器主要使用哪种铸造方法?图四所示的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它与哪一技术共同促进了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体现出诸侯有哪项义务?
    材料三所描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春秋时期的哪一政治特点?从根源上讲,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哪种工具的使用有关?
    材料四中的两幅地图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后来哪一朝代结束了这一长期分裂的局面?又创立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市高峰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下图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材料二:“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绝对化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

    材料三:图三幅。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地点在哪里?经对化石的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
    根据材料一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外形和所学知识,写出其中一件石器的用途。
    材料一中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
    材料三图1、图2原始居民的出现表明我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什么时代?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分别给图1、图2原始居民举一证据,以证明他们已经进入了这个时代。
    材料三图3传说人物有哪些发明?图3传说人物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深圳市罗湖区某中学2017-2018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