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经济篇】

    材料一:如下图

    【政治篇】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逐并天下。——《汉书 食货志》

    【人物评价】秦始皇(下图),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请你也来评一评。

    从材料一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收集资料】班级的同学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如影视作品、历史小说、文物古迹、民间传说等。你认为哪一种史料是最可信的?
    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只填序号)

    【整理资料】①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②统一度量衡。③有车裂等十多种死刑。④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⑤统一文字。⑥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如图二所示。

    【论从史出】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简练的话评价秦始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兴修水利
    B: 青铜农具的出现
    C: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分封制的瓦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西县棉湖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A: 周武王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晋文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4. 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 争霸战争频繁
    B: 铁器、牛耕使用
    C: 封建制度确立
    D: 诸子百家争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5. 最近,电视剧《卧薪尝胆》被多家电视台播放。该剧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
    A: 周文王
    B: 吴王阖闾
    C: 越王勾践
    D: 晋文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是(    )
    A: 越王勾践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彝良县2017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是(    )
    A: 晋文公
    B: 秦穆公
    C: 宋襄公
    D: 齐桓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 8. 下图所示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图片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史实是(  )

    A: 刀耕火种
    B: 铁犁牛耕
    C: 耕织结合
    D: 青铜农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改革,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右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请回答:   

    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10. 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时期首位霸主的诸侯王是(  )  
    A: 秦穆公
    B: 楚庄王
    C: 晋文公
    D: 齐桓公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