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都来源于历史故事。下列成语与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C: 草木皆兵——巨鹿之战
    D: 问鼎中原——赤壁之战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2021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测试卷(一)试卷
  • 2.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商鞅自魏国入秦,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此变法后,各国纷纷效仿,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形成。

    图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政治上,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及民族交融。

    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根据图文内容回答,上述两次改革作用有哪些相同点?(写出两点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材料四: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天纽约股票市场遭遇暴跌,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美国历史上的哪位总统挽救了材料四所反映的美国经济衰退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改革手段?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 4. 经济政策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商鞅变法的内容(部分)

    类别

    内容

    经济

    ⒈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⒉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⒊统一度量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载货重量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员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哪一措施反映了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当时广泛使用的哪种农业耕作方式,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材料二是对哪一经济政策的描述?从社会发展角度对该政策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2021年中考历史适应性测试卷(二)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覆灭了。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富商大贾们“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因其富厚,交通(勾结)王侯”。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宋代儿童启蒙教育《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时有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深刻而持久的烙印”主要指什么?哪一改革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中“无为而治”的政策是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人社会观念的变化与宋代采取的什么治国之策相关?谈谈你对这一政策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德庆县德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模拟试卷(一)
  • 6.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    )
    A: 商鞅变法符合统治者和人民的利益
    B: 一切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C: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会推行下去
    D: 统治者的支持是成功的关键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咸宁、孝感三市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联考试卷
  • 7. 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春秋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奖励耕织的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段性。
    宋代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其外因得益于美国的扶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砀山县2021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VS希腊】

    材料一: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传统起源自古希腊文明、东方中华文明的历史模式则奠定于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都发生了影响各自文明走向的巨大变革。古希腊的改革,充分发挥了民主制度,成为西方民主社会的源头。战国时期七国的变法,强化了专制王权。古希腊和战国时期的改革,推进了各自文明的高度发展。

    【秦汉VS罗马】

    材料二:秦朝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在于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基本政治制度。经过汉朝四百余年的开疆拓土,中国开创了第一个强盛时代。与秦汉王朝同时崛起的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强盛的两汉王朝与庞大的罗马帝国在世界的东西对立,各自演绎着变幻的历史风云。

    【隋朝VS拜占庭】

    材料三:隋朝与拜占庭的经济在6——7世纪之交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政治环境稳定是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隋朝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而稳定的政局使拜占庭出现了“百业俱兴,商家云集”的繁荣景象。隋朝与拜占庭的经济发展都有赖于发达的交通。隋朝短短30多年,对中国国内的交通状况做出了很大改善,而拜占庭的交通设施为帝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唐朝VS阿拉伯】

    材料四:作为世界历史中屈指可数的伟大帝国,唐朝与阿拉伯帝国都有着非凡的气韵,具备了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这种气度建立于对自身的强大自信之上,具有宽广的胸襟,友好接纳,融合外来文化的胆识。

    【明清时期VS文艺复兴启蒙时代】

    材料五: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是世界文明大变局的500年,这一时期中国的皇朝仍然在专

    制制度上添砖加瓦,而欧洲大陆的西端正沿着“现代化”的目标突飞猛进。其发展的轨迹为:①(挣脱了中世纪的宗教束缚,解放了人性)、宗教改革、经济扩张、政治启蒙……②(产生了机械化工厂体系)

    材料六: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将两者进行对比整合,不仅能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又生机盎然的重要特质,同样也能通过这一途径借鉴世界各国文明的成果。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何承伟《中外文明同时空》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古希腊和中国的改革家各一位。依据材料对比古希腊和中国的改革有什么异同?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秦朝在“基本政治制度”和西汉在“开疆拓土”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连接汉和罗马的贸易通道是什么?
    结合材料三归纳隋朝和拜占庭帝国经济繁荣的共同原因。
    请用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根据材料五举出“中国的皇朝在专制制度上添砖加瓦”的史实一例,并写出文中序号所代表的事件。
    依据材料,写出对比研究中外文明能获得哪些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9. 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位置所对应的圈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份质量检测试卷
  • 10. 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深层影响是(   )
    A: 贵族尽相追逐利禄
    B: 军队战斗力提高
    C: 新的政治秩序确立
    D: 分封制得到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高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试卷